第一章 欣赏诗歌
第二章 专题研究
第三章 专著导读
学习指南

 一、课程的性质

唐代文学研究直到今天仍然是古代文学研究中的“显学”,而唐诗研究在其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人们一向认为,唐诗是整个中国古代诗歌史上一段最辉煌灿烂的时期,三百余年长盛不衰,不仅创造出如此绚丽多彩的风格、技巧和流派,如此广泛地深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和心灵当中,如此全面地既发挥着审美的功能又发挥着实用的功能,而且仅在短短的半个世纪中,就出现了两位诗歌史上第一流的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唐诗不仅成为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中最令人骄傲和期待的一部分,在这种期待中,也变成了某种超历史的神话。正是这种神话,和在这种神话中我们自己的盲点,使这门课程有了一个中心。

唐诗研究这门课程设定其学生对唐诗和唐代文学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在此设定的基础上,我们选择了一些唐诗欣赏和研究中的现象,这些现象曾经被作为不可置疑的定理般的东西,而我们现在却要对这些现象作进一步的质疑、思考和解释。因此,它将不再一般性地重复地介绍文学史的现象、作品和人物,也不要求学生再次背诵、记忆那些资料。

二、课程的特点

这门课程不同于传统的古代文学的批评,而是属于“批评理论”的范畴。批评理论是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一直在西方流行的一个概念,简单地讲,就是关于批评的理论。但是这些理论所关注的问题或所提出的新问题,以及其解决的方式,仍然会给我们研究唐诗以某些启示、新的视角,会使我们对一些似乎已成定论的结论产生怀疑,并渴望得到新的解释。概括地讲,传统的古代文学批评(包括唐诗研究)注重的是作品本身具体的思想特征和艺术特征,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其最终旨归往往是道德或审美价值判断,即说明或判断作品的好坏、高下、雅俗、文野等等,在这种研究之中确立了某些判断标准,并通过各种教育或宣传将这种标准普及开来;而我们这门课程除了研究上述问题之外,还要关注文学研究中一些更基本的问题,譬如研究作品本身的性质,即探讨作品是生活的原材料呢还是作者对生活原材料的重组或改写(我们不得不思考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中所反映的历史,究竟是历史事件本身呢还是杜甫的重写;白居易新乐府诗歌和《长恨歌》中的人物究竟是生活原型呢还是文学构想;如果回答是后者,那么当然我们就要研究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表现或改写现实,为什么赋予人物这种或那种特征;这种改写和表现的性质又是什么);关注读者对作品的解释活动,换言之,即指出无论是专家学者还是一般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本质上都是一种解释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根据一定的观念和目的对作品做出的解释。解释者自身带有历史局限性的意识形态、审美趣味制约着他的解释,没有任何一个解释者能够超越这种历史局限。那么,我们到底应该自卑地承认,由于职业的分工和学养的差异,专家学者的解释更少局限呢,还是主张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以此来捍卫自己解读作品的权利?或者更进一步思考,怎样的解释才更为合适,也更有力量,以及思考我们阅读和解释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等问题;关注作品与现实的关系,即研究作品中每一个主题、人物、风格、技巧等得以产生的历史的前提条件,换言之,也可以说是坚持把作品放到它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去解释和研究,而不是主观任意地以今天的观念和趣味评价作品;关注道德或审美价值判断的历史局限性,从而提出以辩证法改造传统的道德和审美价值判断。结合我们的课程而言,则对于唐诗研究所涉及的每一个现象,都需要从否定和肯定两个角度来完成我们的分析、解释或研究。

在安排这门课程的内容时,也注意到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偏重理性逻辑思维而轻视感性发散思维的倾向,以及这种教育给学生们欣赏诗歌作品带来的盲点和困难,所以从课程设置到考题类型都体现出对这种倾向的一定程度的反省。

三、课程的目的

这门课程的目的或者说是对学生的期待有三:

一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能够对唐诗欣赏和研究中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有更进一步地了解和思考;

二是:期望强调出学生在确定和解释字词句方面基本能力;在体验和重构诗歌丰富多义的情境方面的基本能力;在分析和解释作品的风格、技巧方面的能力以及在独立思考某些文学现象方面的能力;

三是:希望学生对当今古代文学界所萌芽的也必将面对的批评理论有所了解,为其独立思考提供一点理论和方法的启蒙。

四、课程的设置及要点说明

这门课程分欣赏研究、专题研究和理论专著导读三类、共15个专题讲座,它们分别是:

(一)欣赏诗歌中的两个主要问题

1、一首诗歌的意思是怎样被确定的(1课时)

2、在审美体验中重构诗歌的丰富多义(2课时)

(二)专题研究

1、关于王维山水诗“诗中有画”的几个问题(3课时)

2、李白诗歌中自然意象的特征及其历史内涵(2课时)

3、杜甫五言律诗中精彩的对仗及关于对仗的审美(2课时)

4、李白的《将进酒》与李贺同题诗的比较(2课时)

5、中晚唐诗歌中注重视觉印象的特点(2课时)

6、对于李商隐一些《无题》诗解释多义性现象的思考(2课时)

7、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所透露出来的新的气息(2课时)

8、诗酒李白——在李白的叙事中投放的乌托邦情绪(2课时)

9、叙事人物是调解或解决社会矛盾和意识形态困境的象征性手段——白居易《长恨歌》解读(2课时)

10、对李泽厚先生《美的历程》中关于“人的主题”的商榷(1课时)

11、对叶维廉先生《中国古典诗中山水美感意识的演变》一文的几点思考(2课时)

(三)专著导读

1、斯坦利·费什的读者反应批评理论介绍(1课时)

2、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文学批评理论介绍(2课时)

“欣赏研究”这一部分有两个题:

第一个专题:旨在强调一首诗歌的意思是读者把那首诗放置在一定“语境”之中进行解释的结果。在某一确定的“语境”中,诗歌的意思是明确而唯一的,但那个“语境”却被不同的读者进行了置换,于是才使诗歌产生了不同的意思,由此引出阅读和解释的目的这个根本性的问题,即阅读和解释是要回到古代呢还是应该“古为今用”的解释?如果要回到古代,怎么样才能回到古代呢?我们怎么样才能摆脱今天的观念、趣味、教育和思维的限制回到古代呢?如果是要“古为今用”的解释,那么是否意味着古人历史的客观存在是无足轻重的,是可以根据我们当下的兴趣和目的随意改写的呢?这些随后而来的问题显然不可能在一个讲座中全部解决,所以,这个专题只是引起我们思索的第一步。

第二个专题:重在说明唐代许多诗歌不仅表达了某种“意思”,而且还表现了更加丰富多义的情境、意绪、气氛、心理活动过程等等,需要我们做合理的经验的联想和重构。而这种经验或体验式的联想和重构,在我们重理性、重分析的教育倾向中被大大弱化了,以至于学生们很容易地就用概念的说明和分析代替了审美的体验,用翻译字句代替了欣赏古诗。

“专题研究”的中前五个题目侧重于关注诗歌表现技巧或审美的解释,第六题则是运用读者反应批评理论对李商隐《无题》诗解释中的一些现象所进行的思考。第七至第十一题其实是用新马克思主义文化文学批评理论解释唐诗一些现象的实践,是给学生们做一些分析的示范。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当读者反应批评理论解构了传统经典的观点或解释的权威性之后,我们并没有废弃解释,而是提出建立一种新的解释的需要。讲座前后次序的安排也有意暗示了我们这门课程的一个方法上的特点,即在解释诗歌现象的深层内涵的时候,总是需要首先关注诗歌那个技巧、风格和形式层面的特征,把它视为一种文学特殊的与其他上层建筑意识形态形式不同的特点和规定性,然后再去研究在这种形式中所蕴含的具体的深层内容。

“专著导读”部分的两个题,选择介绍了两位仍活跃在当代的西方批评理论界的学者的理论或主张,其目的是想要让学生对当今学术研究中影响广泛而深远的前沿理论有一些了解。

五、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一)学习重点提示

1、了解诗歌的意思和价值是解释的结果这个读者反应批评理论的基本命题,从而对破除迷信的否定性解释和解释的目的等问题加以有意识的关注。

2、进一步学习、感受、体验和分析唐诗中的意象、意境、对偶(不包括唐代近体诗中的声韵规则)、结构等等文学形式、技巧以及关于这些形式、技巧的审美观念,这将要求学生熟读、背诵并准确理解一些诗句或诗篇的意思,并能够描述其丰富多义的情境。

3、学习并了解分析文学形式、技巧所蕴含的深层内容的解释方法,也就是说,对形式的内容和内容的形式这种研究角度加以有意识的关注。

4、学习并了解用辩证法改造传统的审美价值判断的分析方法,从而对坚持从否定和肯定两方面做出价值判断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文化批评的基本观点有所了解。

(二)学习难点提示

第一个学习重点中的困难首先在于破除迷信,通过了解各种研究、注释、分析和欣赏的解释性的性质和运作,明确各种解释不可避免的历史性局限,从而确立独立思考的信心和必要性。然而“破”以后的“立”,似乎更难。我们倡导把怀疑作为进一步研究的起点,指出一切阅读、注释、欣赏都是解释活动,并总是带有历史性局限这个现象,并不是要废除解释,相反,是提倡用马克思主义文化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进行再解释。就像王逢振在其为弗雷德里克·詹姆逊的《政治无意识》中文译本的前言中所指出的那样,“解释就是不断介入争论,而阅读的真理——价值则在于它们作为批评分析的力量。唯一排除某种解释的方式就是提供一种更有力的解释”,而“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是最有力的解释,因为它具有必需的包容性,具有元批评的复杂性,有能力吸纳并完善其他方法论的片面解释”。因为了解马克思主义文化文学批评理论和方法不能一蹴而就,而且需要在研究实践中不断深入理解这种理论,所以我们并不要求学生现在就能建立起一整套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的解释方法,而只要求对这个问题有意识的关注和思考。

第二个学习重点的困难在于学生们已习惯于用抽象的概念分析代替经验感性的体会,容易把诗歌的意境翻译成“某字代表某义”,而不能合理地联想那个生动多义的情境;容易把一词一句一境与整首诗割裂开来理解,常常是读了后边忘了前边,而不习惯由局部的印象逐渐归纳到理解整体,再根据对整体的把握重新思考和确定局部字词或诗句的意思。

第三个学习重点难在一方面要锻炼培养了解文学形式和技巧特点,了解当时的社会、阶级关系、文化、习惯、制度、意识形态等等特点的能力,另一方面,又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把文学文本看作“镜子”,看作被动地对现实的反应,并把这种反应当作文学形式和技巧的唯一目的。他的困难在于长期以来机械唯物论反映论的观念给我们的影响难以去除。因此,我们也是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这种分析和解释文学现象的方法,而不会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第四个学习重点中的困难在于我们自己根深蒂固的价值判断的习惯性思维模式,这等于是向自己挑战。我们要求学生对传统价值判断的局限性有足够清醒的意识。

 

教学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