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的结构可以从形体演变的角度研究它的结构特点,如图画性、符号性、笔画的块面形、线条形、圆转形、方折形、连笔、断笔、曲笔、直笔等等;也可以从书法的角度研究它的结构特点,如上紧下松、内圆外方、画长撇短(如右)、画短直长、撇捺宜伸(如本)、上下呼应(如皇)、左右避让(如妙)等等;也可以从造字的角度研究它的结构方式,如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等。这里所谈的汉字结构是指汉字造字的结构。
我国古代很早就产生了研究汉字结构的“六书”理论。所谓“六书”,就是古人研究大量汉字后得出的制造汉字的六种方法。尽管六书理论有缺点,并不能适用于所有的汉字,但它影响深远,直到今天为止,它仍然是最具权威的理论,近代和现在有人曾提出三书说(如唐兰在《古文字学导论》一书中提出的“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书说),却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普遍接受。
一、六书名称的由来
“六书”的说法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后来东汉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和郑众的《周礼注》都曾列出了六书的细目。许慎在他的《说文解字·后叙》中不但列出了六书的名称,并且下了定义,举了例字。这三家使用的名称和排列顺序各有所不用,兹对比如下:
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班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后人经过研究,认为班固的排列顺序比较合理,而许慎的名称比较合理,于是便采用了班固的顺序,采用了许慎的名称和定义。这三家之中,许慎对六书的研究是最全面最深入的,他在《说文解字》中根据六书的理论对九千多个篆文进行了分析归类,使六书成为我国古代文字学的一种理论体系。
二、六书的内容
(一)象形
1、概念:
许慎对象形的解释是:“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意思是:随着物体的轮廓弯转曲折,画出它的形象。
象形是通过描摹事物的形状构成字形的造字方法。因为所描画的是“物”,所以记录的词一般都是表示具体实物的名词;又因为象形字不是图画而是文字符号,所以对事物的描摹不需要很细致,只要画出轮廓或某个突出的特征能与其他字形区别开来即可。
2、象形字的特点:
⑴是独体的,或在独体字上添加辅助性符号,从中不能分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立字形。
⑵体现的是具体的物象。
⑶无表音成分。
总之,它是单纯的、具体的表意符号。
(二)指事
1、概念:
许慎对指事的解释是:“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看了就能认识,仔细体察就能领会其中的含义。许慎的解释是从认字的角度着眼的,且对指事字的界线概括得不够明确,与象形、会意字容易混淆。王筠在《文字蒙求》中指出:“视而可识近于象形,察而见意近于会意。”如果从造字的角度看,所谓指事,就是用指事性的符号表示一些不易用象形字直接描画的比较抽象、概括的事物。
2、分类:
⑴纯粹符号性质的指事字。
⑵在象形字的基础上添加指示符号的指示字。
3、特点:
⑴是独体的,或在独体字上添加指示性符号。从中不能分析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形来。
⑵没有表音成分。
需要指出的是,真正的指事字是为数很少的,因为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会意字去表示,如武、信、尖、林等;更可以用形声字去表示,如思、念、问、稍等。
(三)会意
1、概念:
许慎对会意的解释是:“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挥),武信是也。”比,组合;类,指某一类属的字;谊,义的古字。许慎的意思是:将几个字组合在一起,从中体现出一个新的意义。
会意字和象形字一样,是一种形象化的符号。所不同的是:象形字是独体的,会意字是复体的,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符号组成的复合符号。最初的会意字其各构件所体现的是本义,用图形表示;后起的会意字,其各构件所体现的则不一定是本义,可能是引申义。汉字隶化之后,会意字各构件不是通过图形而是通过符号体现其意义了。
2、特点:
⑴形体上是复合结构,即由两个以上的单字构成。
⑵会意字所表示的意义一般是几个单字组合在一起后所产生的新义。
⑶没有表音成分。
会意造字法扩大了单纯表意符号的使用率,它以其灵活多样的方式将象形、指事字组合成新字来记录语言中众多的词。因此,会意字大大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不过会意字也有较大的缺陷,它同样不表音,不能适应有声语言发展的需要,于是便产生了形声字。
(四)形声
1、概念:
许慎对形声字的解释是:“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事,指事物。名,即字,这里指形符(即意符)。譬,指与所要造的形声字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全句的意思是:根据词所要表示的事物立个义符,再取一个表示读音的字作为声符与义符相结合,就形成了形声字,例如“江”、“河”二字就属于这样的字。
2、特点:
⑴形体上是复合结构,即由形符和声符两部分组成。
⑵形符表示意义范畴。这种意义是模糊的,只能表示出形声字本义的范围,而不能准确表示出形声字的本义,更不能表示出形声字的引申义。
⑶声符表示形声字的读音。声符表示的读音有些和形声字的读音是一致的,有些是近似的。由于发生历史音变的原因,形声字的声符许多已不能起到准确标音的作用。
3、关于形声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⑴省声字:省声字是指为了书写的方便或构形的美观,在造字时将形声字的声符省去了一部分。
⑵省形字:所谓省形字是指构形时将形符的一部分省去了。
⑶亦声字:亦声字也叫会意兼形声字。这种字的特点是:构形的各个部件在意义上有联系,是会意字;但由于其中的一个部件同时充当声符,故又是形声字。
4、形声字的结构形式:
形声字的结构形式即声符和意符的结合形式,其中多数都容易辨别,也有少数较难区别。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八类:
⑴左形右声:江 棋 诂 超 访 任 饱 通 握 沱 除 松 赐 结 理 越
⑵右形左声:攻 期 胡 邵 顶 敌 鸡 难 雏 瓯 救 壮
⑶上形下声:空 箕 罟 苔 草 房 雾 简 茅耄
⑷下形上声:汞 基 辜 照 背 架 翁 更 裳恐姿
⑸内形外声:辩 哀 问 闽 凤 雠 冈
⑹外形内声:阁 国 固 裹 术 匮 街 衷
(五)转注
直到目前为至,对转注的解释形形色色,五花八门,没有任何一家的解释为学术界普遍接受,也就是说转注究竟是怎样一种造字法,目前尚没有研究出结果。目前较为通行的说法是,无论转注是怎样的造字法,转注字的形体肯定没有超出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这四种字的结构范围,因此有些观点干脆认为转注不是造字之法而是用字之法。
(六)假借
许慎给假借的解释是:“假借者,本无其字,以声托事,令长是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某词本来没有字,而借用一个已有的同音字去表示。
以上介绍完了六书,由于转注和假借都没有造出新字,所以有些教材和文字书上将六书分为“四体二用”两类。所谓四体,是指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四种结构类型;所谓二用是指转注和假借,属用字的方法而不是造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