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首页 >> 疑难留言
2023年09月07日 zFPWdwPk
the
回答>>
2023年09月07日 zFPWdwPk
555
回答>>
2023年09月07日 zFPWdwPk
e
回答>>
2014年04月01日 寒宵
王老师好。关中“唐陵”前面都有石刻,这些石刻在唐朝前期都比较高大,在唐代晚期就变小了。我想这是否和唐代晚期的皇权衰弱及手工业技术的进步有关。听说您曾经研究过唐陵,您能帮我解释这个问题吗?
回答>>
2013年11月06日 王柳宁
王老师好。关中“唐十八陵”很有名,但目前还没有进行科学发掘。我很想知道唐陵地宫的情况,但找不到一点资料。听说您曾专门研究过唐陵,能给我们讲讲唐陵地宫吗?
wangshuanghuai 回答: 唐代帝王陵墓,无论是“堆土成陵”还是“因山成陵”,也不管是前期的还是后期的,都有一条沟通地宫的“羡道”。羡道也叫“埏道”,就是通常所说的墓道。唐代盛行斜坡墓道,帝王陵墓也不例外。在“堆土成陵”的场合,一般是从土冢之南百余米处下斜凿隧,至于墓室。“因山为陵”的场合,则是从山峰南腰斜凿而下,直入山腑。羡道的长度因陵而异,并无定制。据《唐会要》卷二十记载,昭陵羡道长七十五丈,合今二百三十二点五米。这是“因山为陵”者的大体情况。“堆土成陵”者无文字记载,因其陵园规模比“因山为陵”者小,羡道当在二百米以下。至于宽度,各陵也不一致。据考古工作者实测,乾陵羡道宽三点九米,桥陵宽四米。这些数字,远大于当时王公大臣坟墓的相应数据。考古工作者在乾陵羡道口外的石墙上已发现了石灰和壁画的痕迹。这说明,唐陵羡道都经过粉刷,且绘有精美的壁画。此外, 羡道内口与墓室之间,很可能有较长的过洞,过洞中有石门。五代时期的军阀温韬在盗掘昭陵时发现,昭陵的石门达五重之多。至于羡道的外口,皆已堵死。“堆土成陵”者以土填实;“因山为陵”者则以石条封之。据有关文献资料和考古界的勘察报告,乾陵羡道,用石条填砌,石条之间,嵌有铁细腰,以铁浆弥缝,十分坚固。桥陵所用石条达三千九百块之多。由此可见用心良苦,其目的显然是为了保证地宫的安全。可以说,羡道是地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wangshuanghuai 回答: 经过羡道,即可进入墓室。墓室是地宫的主体。据考古学家研究,唐代以墓室多寡区分墓主人地位的高下,一般官吏为单室墓,重要的文武大臣和宗室密戚为二室墓,因而,皇帝陵墓当为三室,因为皇帝的规格不可能与臣下相等。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五代十国时的帝王陵墓中找到旁证:目前已发掘的前蜀王建永陵和南唐二陵都是三室墓。 但是,唐陵是否皆为三室?现在还不能肯定。 从《五代史》所载温韬进入昭陵地宫时所见到的情况及《通典》所载《大唐元陵仪注》所反映的情况分析,“因山为陵”者也可能是巨大的单室墓。不过,即使是大型单室墓,也可能象征性地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考古学家认为,唐陵的外部结构是仿照京师长安的,则唐陵地宫也有仿照内宫设计的可能。《新五代史?温韬传》载,温韬入昭陵地宫,见“宫室制度宏丽,不异人间”。这说明,上述推测至少有一定的可靠性。关于墓室的形状,从唐人的宇宙观念和已发掘的王公大臣、皇亲国戚及六朝五代帝王陵墓分析,当是上圆下方,顶部为穹隆式,底部呈四方形的。至于墓室的大小,虽然目前尚无具体材料可资说明,但肯定不是像唐太宗所说的那样“足容一棺”而已,相反,比我们看到的永泰公主墓、懿德太子墓及南唐二陵的墓室要大得多。《长安志》载,昭陵封域一百二十里,封域最小的献陵也有二十里。地面气派如此宏大,地下规模绝不可能低矮窄小,这是可想而知的。
wangshuanghuai 回答: 在地宫的中室或中部,有所谓“棺床”。棺床上停放着皇帝的“梓宫”,也就是棺椁。棺材的底部有防潮材料及珍宝之类,上加“七星板”。板上有席、褥,旁置衣物及珪、璋、璧、琥、璜“六玉”。皇帝穿一百二十套大敛之衣,口含贝玉,仰卧于褥上,面对棺盖。棺盖内侧镶有黄帛,帛上画着日月星辰及龙鱼等物。地宫的后室或后部设有石床,石床及其周围放置着衣冠、剑佩、千味食及死者生前的玩好之物。前室或前部则设有“宝帐”。账内设有神座。神座之西,放着玉制的“宝绶”、“谥册”和“哀册”。神座之东,放着一些“玉币”。此外,地宫中还置有“白佩”、“素幡”和“明器”等等。这是元陵仪注所反映的大体情况。当然,各陵的具体情况因各个帝王的“平生玩好”不同而势必有所差异。据《新五代史》和《唐文续拾》,昭陵、乾陵中藏有许多书画古籍,其他陵墓有没有就很难说了。在众多的殉葬品中,数量最大的要数明器。从《大汉原陵秘葬经》、《宋会要辑稿》、《宋朝事实》及有关考古发掘报告所提供的材料推测,唐陵地宫中有数以千计的陶质、瓷质、木质明器。这些明器大都经过锦绣金银装饰,极为精美,是帝王生前生活的象征。此外,金银珠宝也是重要的殉葬品。尽管唐代帝王临终时都对他们的子孙说“陵园制度,务从节俭”,“不得以金银锦彩为饰”,但他们的子孙的所作所为正好与此相反。如唐高祖去世后,太宗令依长陵故事,务存崇厚。大臣虞世南认为不可以这样铺张浪费,太宗还是固执已见:“朕既为子,卿等为臣,爱敬罔极,义犹一体,无容固陈节俭,陷朕于不义也”。德宗在埋葬代宗时,甚至下诏说:“应缘山陵监护卤簿等事,......不得节减。尽库藏之所有,成迁厝之大仪”。后来唐僖宗曾自供说:“累朝遗训,毕及山陵,以汉文簿葬之词,为烈圣循常之命。约锦绣金银之饰,禁奢华雕丽之工,皆例作空文,而并违先旨”。可见唐朝帝王以金银殉葬是不容辩驳的事实。
回答>>
2013年10月24日 许美惠
老师,我在参观法门寺博物馆的时候,听讲解员说唐代帝王曾经“七迎佛骨”。回来后查了一些资料,但对“七迎佛骨”的情况仍然不太清楚。唐代有哪些帝王迎过佛骨?具体情况如何?请您在百忙中回复。
wangshuanghuai 回答: “七迎佛骨”是指唐代帝王七次派人到法门寺迎接佛指舍利进行供养的活动。其具体情况如下: 第一次迎佛骨的是唐太宗。据《集神州三宝感通录》记载:“贞观五年,岐州刺史张亮素有信问。来寺礼拜……古老传云,此塔一闭,经三十年一示人,令生善。亮闻之,以贞观年请开,剖出舍利示人。”这次迎奉舍利,只是开启法门寺塔基,在当地举行仪式,供奉塔下瘗藏的佛骨,并未迎送到京城长安。 第二次是唐高宗。显庆四年(659),高僧智琮、慧辩等人入宫谈及法门寺内舍利,高宗曰:“能得舍利,深是善因。”(《法苑珠林》)于是令智琮、慧辩和王长信一道去法门寺迎奉佛骨至长安供养。第二年三月又敕请舍利往东都洛阳,龙朔二年(662)送还法门寺,前后经历四年,规模宏大。 第三次是武则天。长安四年(704),武则天命凤阁侍郎崔玄韦和华严宗高僧法藏、纲律师等到法门寺迎奉佛骨。除夕日迎至西京崇福寺,西京留守会稽王率官属五部众“投身道左,竞放异供,香花鼓乐之妙朦聩亦可睹闻”。次年正月十一日迎入神都洛阳,敕令皇宫王公以降,洛城及附近全部民众倾城恭迎,精事幡华幢盖,太常亲自具乐奏迎,置舍利于明堂之上,武则天斋戒三日,请法藏和尚捧持佛骨,普为善祷,舍赐金银财宝无数。不久,武则天退位,佛骨滞留洛阳。直到景龙二年(708)二月十一日,中宗为法门寺塔题名“大圣真身宝塔”。二月二十五日,令法藏等造白石灵帐一铺,与舍利同归法门寺。中宗、韦后还以发代身供奉舍利。1978年,在法门寺塔西南地下发现了这一收藏头发供养的石函,盖上铭文曰:“大唐景龙二年岁次戊申二月乙丑朔己卯,应天神龙皇帝(中宗)、顺天翊皇后(韦后)各下发入塔,供养舍利。温王,长宁、安乐二公主,郑国、崇国二夫人亦各下发供养。”
wangshuanghuai 回答: 第四次是唐肃宗。唐代宗大历十三年(760)所立《宝塔铭并序》碑记载:“我肃宗文明大圣大宣孝皇帝缵承丕绪,恢复盛业,德包有截,化或无垠,以泽及四海为勋华。……上元初(760)五月十日,敕僧法澄、中使宋合礼、府尹崔光远启发(舍利)迎赴内道场,圣躬临筵,昼夜苦行,从正性之路,入甚之门。以其年七月一日展如初……诏赐瑟瑟像一铺,事金银之具……玉简及瑟瑟数珠一索,金袈裟一副,沉檀等香三百两以赙之。” 第五次是唐德宗。唐德宗贞元六年(790)正月,“岐州无忧王寺(即法门寺)有佛骨寸余,先是取来禁中供养,乙亥,诏送还本寺。”《资治通鉴》亦有记载云:“(贞元)六年春,诏出岐山无忧王寺佛指骨迎置禁中,又送诸寺以示众,倾都瞻礼,施财巨万。二月乙亥,遣中使复葬故处。” 第六次是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春,唐宪宗欲迎佛骨入宫中供养。韩愈上《谏迎佛骨表》,被贬为潮州刺史。《旧唐书?宪宗记》载:元和十四年春正月,“迎凤翔法门寺佛骨至京师,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如不及。”《资治通鉴》载,“有谒户充施者,有燃香烧顶供养者。” 第七次是唐懿宗。《资治通鉴》载:“咸通十四年春(873),上遣敕使诣法门寺迎佛骨,群臣谏者甚众,至有言宪宗迎佛骨驾者。上曰:‘生得见之,死亦无恨。’广造浮图、宝帐、香舆、幡、幢、盖以迎之,皆饰以金玉、锦绣、珠翠。自京城至寺三百里间,导以禁军、兵杖、公私音乐,沸天烛地,绵亘数十里。仪卫之盛,过于郊祀,元和之时不及远矣。富室夹道为彩楼及无遮会,竟为奢靡。”《杜阳杂编》亦载:咸通十四年四月八日,佛骨入长安,懿宗亲至安福寺,“亲自顶礼,泣下沾衣”。大臣、百姓有的断臂供佛,有的烧头“烁顶”,富者还广造彩楼,以水银为池,金玉为树。其奢华和狂热不难想象。
回答>>
2013年10月17日 田乙
王老师好。历史与地理的关系很密切。我对历史地理颇有趣,最近看了几部今人专著,还想读点历史地理文献,但不了解历史地理文献的基本情况。请问历史地理文献有哪些类型?其特点是什么?
wangshuanghuai 回答: 中国历史地理文献很多,目前尚无全面的统计数字。从二十五史《经籍志》(或《艺文志》)所载史部地理类书目来看,其数量是相当惊人的。虽然有些文献已经失传,但现存历史地理文献依然十分丰富,至少有一万种。这么多的文献,自然体裁不一,内容各异,但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为六类,每一类都有一些显著的特点。
wangshuanghuai 回答: 第一类是正史中的地理志。《地理志》有时称作《郡国志》、《州郡志》、《地形志》或《职方考》,既是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相对独立的历史地理著作。在二十五史中,共有十七部史书中含有这方面的内容。它们是:《汉书?地理志》、《后汉书?郡国志》、《晋书?地理志》、《宋书?州郡志》、《南齐书?州郡志》、《魏书?地形志》、《隋书?地理志》、《旧唐书?地理志》、《新唐书?地理志》、《旧五代史?郡县志》、《新五代史?职方考》、《宋史?地理志》、《辽史?地理志》、《金史?地理志》、《元史?地理志》、《明史?地理志》、《清史稿?地理志》。此外,正史中的《河渠志》(或《沟洫志》)、《食货志》、《五行志》、四夷传和有关人物传纪中也保存了大量的历史地理资料。正史地理志有几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提纲携领,简明扼要。二是叙述全国疆域和行政区划,基本上属于沿革地理的范畴。三是史料来源相对可靠。
wangshuanghuai 回答: 第二类历史地理文献是全国总志。全国地理总志即专门记载全国历史地理的志书。此类著述的起源也相当久远。现存全国地理总志主要有:唐魏王泰《括地志》、李吉甫《元和郡县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王存《元丰九域志》、欧阳卷《舆地广记》、王象之《舆地记胜》;元孛兰盻《大元大一统志》;明陈循《寰宇通志》、李贤《大明一统志》;清穆彰阿等《嘉庆重修一统志》。此外,《通典?州郡典》和《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也带有全国地理总志的性质。全国地理总志的特点有三:一是靠官方的力量,在各地已有方志的基础上修成的。二是以全国的范围作为叙述的对象。三是卷轶浩瀚,网罗宏富。这类书的部头都比较大.少则数百卷,多则数千卷,保存了大量的很有价值的历史地理资料。
wangshuanghuai 回答: 第三类是地方志。地方志是专门记述地方历史地理的著作。我国方志的起源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两千多年以来,各类方志层出不穷。省有省志,府有府志,州有州志,县有县志,邑有邑志,乡有乡志,里有里志。此外,还有山志、水志、湖志、泉志、桥志、亭志、庙志、名胜志、金石志等,名目繁多,不一而足。著名的方志也很多,汉魏六朝有常璩的《华阳国志》等,唐宋时期有宋敏求的《长安志》、程大昌的《雍录》,周淙的《乾道临安志》等。明清时期有康海的《武功县志》和韩邦靖的《朝邑县志》等等。地方志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区域性。还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它的综合性。一般说来,方志中的历史资料多于地理资料,追述前代的东西可靠性较差,记述当前状况的资料价值较高。
wangshuanghuai 回答: 第四类是专著。这类著作绝大多数都是历史地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从有关资料来看,其中影响较大的有无名氏的《山海经》,郦道元的《水经注》,贾耽的《古今郡县道四夷述》,王应麟的《通鉴地理通释》,颐祖禹的《读史方舆记要》,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徐松的《唐两京城坊考》,李兆洛的《皇朝舆地韵编》,曹廷杰的《东三省舆地图说》,杨守敬的《水经注疏》,胡渭的《禹贡锥指》等等。历史地理专著的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学术水平高,影响大,是学习和研究历史地理必读的著作。
wangshuanghuai 回答: 第五类是游记。我国古代文学家和史地学家有撰写游记的传统。现存游记不少,与历史地理有关的主要有:法显《佛国记》,玄奘《大唐西域记》,杜环《经行记》,马可波罗《马可波罗游记》,汪大渊《岛夷志略》,马欢《瀛涯胜览》,费信《星槎胜览》,巩珍《西洋番国志》,徐祖宏《徐霞客游记》,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周达观《真腊风土记》,陈诚、李暹《西域行程记》、《西域番国志》等。游记是作者游历考察、身履目验的结果,不但保存了不少内地历史地理资料,而且保存了许多有用的边疆史地资料和域外史地资料。毫无疑问,这类著作的史料价值是很高的。
wangshuanghuai 回答: 还有一类历史地理文献,那就是地图。我国地图起源甚早,历代皆有绘制,惟流传不广,多已佚失。现在保存下来的地图主要有《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华夷图》、《禹迹图》、《广舆图》、《皇舆全图》、《历代地理沿革图》、《历代舆地图》及《大清一统舆图》等。此外,《郑和航海图》、《水经注图》也是较有影响的地图。我国古代地图的绘制大都是建立在测量的基础上的。尽管这些地图与现代地图不能相比,但其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