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首页 >> 课程论坛
复制链接禅让制的具体形式 回复[2] 查看[1521]
楼主 2013/10/18 23:15:54
刘黛军

关于中国古代的禅让制,国内教材做出如下描写:相关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他们都是由部落推举产生的。而台湾版教材则认为:尧和舜都是大公无私的人,他们把帝位传给贤能的人,不传给儿子,这种传贤不传子的方式,很受后世赞美,史称禅让制。那么究竟禅让制的具体形式是什么?禅让制转变为王位世袭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呢?

1 2013-10-19 22:32:22 [引用]
武嘉仪

禅让制,中国古代统治者更迭的一种方式,指在位君主生前通过相对和平的方式将统治权让给他人。初指中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相传尧舜禹就是通过禅让实现王位传接的。生产力的发展导致生产资料的私有化,结果就是阶级的分化,过去各自实力相当而产生的部落联盟最终被某个最强大的部落统一或者控制,所以以禅让制为代表的原始部落共和制度必然被父系社会的终极体制---世袭制取代,这在后来随着儒家“法先王”的历史观推崇上古圣王之制成为社会主导思潮之后,及专制主义皇权的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阻碍时就变得不道德了;但是他的出现和在初期的作用都是顺应生产力发展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社会的正常秩序和组织大量人力进行大的社会工程建设,这样来说他就是进步的。后来中国的王朝更替,也有以禅让之名,行夺权之实的,如西汉末年孺子婴禅让给新朝王莽,东汉末年献帝禅让给曹丕,曹魏元帝曹奂禅让给西晋武帝司马炎,581年北周静帝宇文衍禅让给隋朝文帝杨坚,618年隋恭帝杨侑禅让给唐高祖李渊等等。这些所谓的禅让,都是朝中权臣胁迫皇帝退位,而由于继承者是当政者的臣子,为避免“不忠”的骂名,便打着禅让的旗号,以取得正统性,这些减少了政权更迭中的流血,有利于社会秩序的快速稳定。

2 2013-10-19 22:43:56 [引用]
焦旭爱
       禅让制是氏族公社末期部落联盟最高首领更替与继承的制度。根据“选贤授能”的原则,按照氏族社会军事民主会议的惯例,部落联盟的首领,必须由下一级的军事贵族共同推选,经过一定的仪式,得到大家的承认,才能确立。相传尧为部落联盟首领时,四岳 (四方部落首领) 举荐舜为继承人,尧对舜进行了三年的考核,令舜摄位行政。尧死后,便由舜继任部落联盟的首领。舜年老后,照样咨询四岳,推举禹摄行政事。舜死后,由禹继位。禹在位时,众举皋陶为继承人。皋陶早死,又举伯益为继承人。禹死后,其子启夺伯益位自立。禅让制度从此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