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本是瞩意洛阳的,东有成皋,西有殽山、渑池,背靠黄河,南向伊洛二水,也是险峻之地,足可凭恃。而且当时刘邦部下多是山东人,因此主张定都洛阳的呼声甚高,洛阳且是周时旧都,已有一定的城市规模,群臣大多持此意见。唯独张良说:“洛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于是,刘邦即日车驾都长安。而光武帝刘秀之所以弃长安而都洛阳,在于西汉末年生,王莽篡夺皇位之后,各地起义不断,当赤眉军攻占都城长安之后,对其进行了史无前例的破坏,要想再定都长安,就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重建,同时刘秀起兵之时的根据地乃是宛洛之间,其并不愿意废弃自己的势力范围而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同时因为关中战乱致使人口锐减,田地荒芜,农耕经济遭到重创。而且在战乱过程中,漕运遭到严重淤塞而中断,同时由于北方战乱,人口多数南迁,使得南方经济得到加快的发展,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不得不选择中原地带而建都,一则可以控制全国大部,二则可以将南方之富庶尽数利用漕运运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