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首页 >> 课程论坛
复制链接唐代藩镇 回复[4] 查看[735]
楼主 2013/10/20 22:32:47
焦旭爱

      “安史之乱”是由于藩镇势力壮大引起的,但唐王朝在平定安史乱后又封了一批安史降将为节度使,使唐后期藩镇割据问题更加严重,对于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释?大家怎么看?

1 2013-10-21 20:05:45 [引用]
许美惠

安史之乱以后,唐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不如前。封安史降将为节度使也是无奈之举,唐后期尽管很多皇帝都想过解决藩镇势力,唐武宗时就取得显著效果,但终究难以改变积重难返的事实

2 2013-10-21 23:11:55 [引用]
祈潇潇

唐代后期又出现许多藩镇,是因为安史之乱中唐朝中央无力完全剿灭安史旧部,不得不封他们为河北地区的节度以暂时予以安抚,但是这些藩镇后来实力不断壮大,对唐朝中央构成严重威胁,为了维持唐朝政权就不得不在中原地区建立新的藩镇,以抵御河北桀骜不驯的藩镇,后来为了保护将那漕运的安全,又在江淮地区建立了藩镇。西北地区的藩镇是为了抵御吐蕃的入侵和改变外重内轻的局面。正是藩镇之间的这种相互制衡才是唐王朝在安史之乱后尚能维持一百多年的统治而不致灭亡。

3 2013-10-23 15:54:14 [引用]
王妮娜

虽然安史之乱后唐朝出现了许多新的藩镇,但是直到唐僖宗大部分的藩镇还是愿意听命于中央的,真正的割据的藩镇只局限在河北一带,成德、魏博、淄青、幽州这四个安史旧部藩镇,前期还出现了淮西李希烈叛乱但很快就被平定,其他大片地区还都掌握在朝廷手中,所以任何一个藩镇想要挑战唐朝那都是自取灭亡,唐德宗以后的历次对藩镇作战其实藩镇一方都是在防守罢了,很少有藩镇主动出击的事例,唐文宗在甘露之变后说“灭河北贼易,灭此朋党实难”,可见那时的藩镇仍然局限在河北。直到黄巢之乱后,各地将领控制节镇朝廷已经不能制约,真正的是藩镇乱天下了,所以很快唐也就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