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链接元代的斡脱制度
回复[3]
查看[908]
楼主 2013/9/25 8:32:52
田乙
1
楼 2013-09-25 08:52:21
[引用]
贺麒瑜
斡脱,指蒙古统治者经营商业和高利贷的西域商人。他们所放钱债利息很高,息转为本,又复生息,时称“羊羔息”。元朝时政府为皇室、诸王的斡脱单立户籍,并设立斡脱所、斡脱总管府等机构掌管有关事务,使斡脱的特权商业活动有了制度保障,这就是斡脱制度。
2
楼 2013-09-25 09:07:36
[引用]
盖彦齐
从成吉思汗时期起,蒙古贵族委托中亚木速蛮商人经营商业,发放高利贷,从中坐收高额息银。大汗以及诸王、公主、后妃都各自设置斡脱获取巨利。其经营的商品主要是金银珠宝、名贵皮毛、金锦罗缎等供皇室和贵族享用的奢侈用品。蒙古初期,高利贷的年息为百分之百,次年息转为本,又复生息,一锭银十年后可本利共合1024锭。蒙古汗曾规定,斡脱被偷盗或抢劫而一年内不能破案,由当地居民代偿,如不及时赔偿,就作为债务。斡脱钱债使许多民户甚至一些地方官吏破产,陷入典卖妻孥还不足以偿债的境地,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3
楼 2013-09-25 09:10:04
[引用]
曹建鹏
入元以后,斡脱不断发展。政府为持有圣旨、令旨的官商专立户籍,称为斡脱户。元世祖时,前后曾设诸位斡脱总管府、斡脱所、斡脱总管府等机构,掌管斡脱事务。地方亦设有斡脱局、斡脱府等官衙管理地方斡脱事务。斡脱商人向元廷和诸王不断贡献奇珍异宝和大批钱物,从而得到特殊庇护与特权。他们可手持圣旨使用驿站。官给饮食;可携带军器,或有官军护卫;货物可减免课税。斡脱商人还假公济私,夹带私人资金,发额外横财。追征斡脱钱债,对居民威害很大,导致许多人户破产。由于斡脱商利贷商业是元朝官府、皇室和诸王妃主剥削收入的重要来源,有元一代,其不仅未被废止,反而经营范围和权限不断扩大,为此危及元朝统治秩序,造成元代社会矛盾的尖锐。